光鉴科技发布柔性OLED的屏下3D人脸识别方案!

访客1年前AI生活161

众所周知,3D结构光人脸识别需要收/发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尽量大,以提高识别性能,导致iPhone屏幕上一直保持着“大刘海”,而用3D人脸识别的华为机型也有“药丸挖孔”,成为它们追求屏占比路上的最大障碍。

而5月8日,光鉴科技和屏幕供应商维信诺正式发布了柔性OLED的屏下3D人脸识别方案,其宣称这是双方深度战略合作开发的全球首款可量产、可适配在安卓手机上的全面屏3D方案,让使用3D结构光人脸解锁的机型也能做到真·全面屏。

 刘海屏救星,光鉴科技发布屏下3D人脸识别方案

光鉴科技在上一年也和中兴手机联合发布首款屏下3D结构光技术,而这次与维信诺的合作发布是基于柔性OLED的3D结构光方案,使用光鉴科技自研的芯片与深度算法,完成点阵、泛光二合一,消除屏幕衍射的影响,且夜间没有光环境也能使用人脸解锁,并增强拍照效果。

苹果的3D结构光方案是使用VCSEL激光发射器发射光线,通过衍射光学器件(DOE)进行“衍射”,将光线进行“切分”,以实现投射激光散斑的功能。而光鉴科技宣称其实现了全球唯一不依赖于苹果VCSEL的3D结构光方案,并有全球性的专利布局。

刘海屏救星,光鉴科技发布屏下3D人脸识别方案 光鉴科技是以边缘发射激光器(EEL)为光源,官方原话是“基于纳米光子芯片通过在亚波长尺度实现对光场的调制,将一束光分成几万束光,来实现投射激光散斑的功能”,因此只需要一个EEL边光发射激光器作为激光发射器,实现从电到光的整体转换效率来减短脉冲,能通过提升电流提升光线强度来补偿因“透光率”带来的能量损耗,同时降低散斑发射端的成本。

 

刘海屏救星,光鉴科技发布屏下3D人脸识别方案

3D结构光人脸识别由2017年的iPhone X带起来,而且苹果一直使用至今。小米、华为、OPPO等厂商都有跟进,华为一直有在刘海屏和双挖孔屏上坚持3D结构光人脸解锁,而小米只在小米8那一代使用过。

3D结构光方案虽然内部空间占用比屏下指纹高、戴口罩会影响识别,但其安全性比光学屏下指纹更高、且更加无感。不过安卓阵营没有跟进的重要原因,一个是苹果的专利障碍,一个是安卓阵营在2018年就走向了屏下指纹方案。加之近年来高通的超声波屏下指纹愈发成熟,安全性比光学指纹高几个数量级,并能实现超大区域和湿手识别。但因为各种因素,只有三星、魅族、vivo、夏普等少数品牌在用。

此前中兴(Axon30)、小米(MIX4)、三星(Galaxy Z Fold3)都已经有屏下前置摄像头的手机量产。除了三星,中兴和小米用的方案,在大部分角度下都已经能做到和正常屏幕接近。但因透光率和屏幕像素密度成反比,屏下方案始终限制了屏幕精细度。

但在3D结构光人脸解锁方面,所要求的分辨率没有拍照高,其对屏幕精细度或许会相对小一些。另外,类似技术也是现在唯一可预见,能让iPhone最终摆脱刘海的技术。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联系QQ:362580117!

相关文章

智能视觉,惠及工业,伟景智能携众多新品亮相2023上海机器视觉展

智能视觉,惠及工业,伟景智能携众多新品亮相2023上海机器视觉展

7月11日,以“视觉+AI”赋能制造业智能化升级为主题的中国机器视觉展暨机器视觉技术及工业应用研讨会,Vision China在上海国家会展...

“人形机器人+”计划再下一城!与海尔家庭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人形机器人+”计划再下一城!与海尔家庭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2月26日,乐聚机器人与海尔家庭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服务机器人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智慧家庭场景和人工智能、服务机器人创新、卓越人才培养与合作等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共...

中国移动上线“樱花树下爱和希望”5G+VR大型直播活动!

中国移动上线“樱花树下爱和希望”5G+VR大型直播活动!

“三月雨声细,樱花疑杏花”,又到了万物复苏、樱花盛放的季节。受疫情影响,今年的赏樱胜地少了往年的人头攒动。为了让大家宅家也能感受到樱花盛开带...

预测2.14亿个蛋白质结构!AlphaFold 新成果再次引爆生命科学界,业内专家却褒贬不一

AlphaFold蛋白质结构数据库向公众免费开放一年后,上周,它再次刷新了我们对它的期待:已预测出超过100万个物种的2.14亿个蛋白质结构,...

英国出台自动驾驶新规定:驾驶员可在车辆自动驾驶时看电影!

英国出台自动驾驶新规定:驾驶员可在车辆自动驾驶时看电影!

自动驾驶是近年来市场上活跃度极高的话题之一,资金不断涌入,巨头争相布局,新创企层出不穷让这个行业变得火热无比。 但若要让自动驾驶汽车真正在道...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公司率先证实城市无人机配送可行性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公司率先证实城市无人机配送可行性

北京时间5月23日,国际权威科学杂志《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在官网发表了《无人机配送已成深圳城市生活一部分》一文。文章称,尽管美国公司早在2013...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