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期即将关闭,本土MCU市场格局有何变化?

访客1年前AI生活120

在经历了将近两年的缺芯涨价之后,先前供不应求的微控制器(MCU)市场快速退烧,价格明显下滑。据央视新闻报道,意法半导体的一颗MCU芯片,价格从2021年的200元每颗降至为20元每颗,价格跌去近9成。

事实上,通用型MCU本身并不昂贵,2020年之前,通用MCU的价格常年维持在0.6美金左右, 因此用“回归理性”来形容MCU当下的价格更为贴切。但也正是因为此前“不理性”发展让不少终端厂商意识到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脆弱性,本土MCU乘势而上,积极采取措施抢占市场份额。

两年过去了,MCU市场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在第十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 2022)的会场上,小编走访了数家MCU企业,发现无论是MCU芯片公司本身,还是芯片代理商都在积极推动国产MCU的发展,本土MCU厂商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状态,车规级MCU成本土MCU公司抢占市场的下一个关键点。

窗口期即将关闭,本土MCU市场格局有何变化?

代理商助力,本土MCU成PlanB

与CPU、GPU等大芯片相比,MCU技术门槛低,价格便宜,MCU芯片公司往往以丰富的类别和应用场景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正因如此,发展历史更悠久且以IDM模式为主的瑞萨电子、恩智浦、英飞凌、微芯科技、意法半导体等7家国际头部企业占据着全球MCU80%以上的市场份额,即便是本土MCU多达100多家,累计市占率也不足15%。

加上国际大厂长期建立的生态和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即便是本土MCU厂商的产品标准与国际MCU相差无几,也难以被终端厂商所接难,就连芯片代理商也不愿意为本土MCU代理。一芯片产业链软件从业人员告诉小编:“缺芯潮之前,一家本土MCU厂商拜托我帮助寻找愿意为其销售MCU的代理商,但几乎无一家愿意。”

在芯片分销体系中,代理商是帮助芯片设计厂商拓展市场的触角。“直销模式相当于芯片设计厂商的主动脉,而代理商、分销商就相当于毛细血管,向市场的各个角度渗透。”在CITE 2022上,瑞萨电子物联网及基础设施事业本部高级总监徐征向小编解释代理商存在的意义。

代理商往往需要拥有芯片原厂的代理证才有资格销售其产品,但也这也并不意味着代理证越多,就越有利于代理商本身的发展。

“申请代理证并不需要额外缴费,只是代理商会考虑芯片原厂产品的价值和自身信誉,如果持有代理证却没有明确的市场需求,后续可能会对公司实际销售额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公司未来经营。”易辰半导体代理分销商负责人吴泽泓告诉小编。

但缺芯潮让代理商们开始重视本土MCU。

“2020年,为应对缺芯潮,我们新成立一家子公司锴镁锐,专门代理国产芯片。”新汉科技创始人王忠良向小编表示:“如果实在找不到客户需要的芯片或者求购芯片型号价格太贵,我们就会为其推荐国产芯片作为替代方案,目前已经有我们推荐的国产MCU成功导入客户产品的案例,在稳定性和认证方面表现都还不错。”

营收大涨,本土MCU积极转型

在终端厂商主动或被动地接受本土MCU的过程中,本土MCU公司们不仅营收飞涨,并开始向车规级MCU领域扩展延伸,成立之初就押注车规MCU的初创公司也扎堆融资,甚至成为资本新宠。

以国内领先的MCU厂商兆易创新为例,其年报显示,2019年至2021年,其MCU营收占比从13.85%上升至28.86%,营业收入达到24.56亿元。与此同时,其40nm车规级产品也已经给客户送样。

而在资本市场上,自2020年下半年起,专注车规级MCU的云途半导体、旗芯微相继成立,并都在2021年底完成A轮融资,芯驰科技、芯旺微、澎湃微电子等车规级MCU公司也融资不断。

就连曾经不被代理商接受的航顺芯片,也在2022年1月完成了10亿元D轮融资,甚至刷新了MCU领域融资峰值。

值得注意的是,车规级MCU认证周期长,目前大部分本土MCU的竞争依然集中在通用MCU,车规级MCU还处在压缩认证周期、争取市场时间阶段。

“灵动微电子正在自建符合国际规范、具备认证资质的可靠性测试实验室,不仅减少新产品测试的时间成本,还将加快产品开发周期。以往在第三方实验室验证产品可靠性,实验室效率直接关系到产品上市时间,为此自建的可靠性实验室,可以为客户所需提供更为灵活的支持。”在CITE 2022上,灵动微电子应用开发总监金昭讲到。

从国产替代走向替代国产?

下游需求不足加上国产替代速度加快,成为通用型MCU降价的主要原因。本土MCU的价格优势凸显和竞争,是否意味着本土MCU厂商已经从国产替代走向替代国产的阶段?

金昭认为,用国产替代来形容本土MCU的发展并不十分准确。最开始的原因可能确实是因为市场供给的问题,替代国际大厂的MCU,但发展一段时间后,本土MCU也会迎合特定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开发新产品。“我们发觉更多的客户开始使用我们的芯片进行新方案的开发,并不是单纯地做替代。”

对于“国产替代国产”的格局,金昭则表示用互相竞争形容本土MCU之间的关系更贴切,因为大家都是瞄准的国际规格在做自己的产品,规格之间比较接近。

站在代理商的角度,王忠良则认为,本土MCU确实走到了“国产替代国产”的发展阶段,这是因为客户在寻找国产替代方案时,会同时接触几家MCU厂商,并在其中选择性价比最高且供货稳定的一家。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联系QQ:362580117!

相关文章

Gartner最新云数据库魔力象限:阿里云连续三年跻身全球领导者

Gartner最新云数据库魔力象限:阿里云连续三年跻身全球领导者

近日,国际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公布了《2022年度全球云数据库管理系统魔力象限报告》, Gartner《2022年度全球云数据库管理系...

更强特效!云渲染技术融合虚实世界,腾讯云助力“小破球”再度起航

云计算已成为影视特效渲染制作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 今年春节档,《流浪地球 2》交出了口碑和票房双高的亮眼成绩单,与《流浪地球》共同进入了中国...

筑平台 强攻关 夯底座 宁波:超常规加快打造高水平创新型城市

筑平台 强攻关 夯底座 宁波:超常规加快打造高水平创新型城市

倍道兼行加快打造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变革勇进全面提升高质量发展硬实力。前不久,宁波新时代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大会举行,吹响了新时期发力“创...

GSMA官方发布5G共建共享指南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携手为全球运营商分享中国方案

GSMA官方发布5G共建共享指南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携手为全球运营商分享中国方案

2月27日,在2023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2023)上,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成功举办5G共建共享指南发布会。该指南是...

业内专家论述: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业内专家论述: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01 机器人的人工智能 机器人是由什么组成的,它与机器又有什么不同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过去80年间已经发生了变化。类人自动机,...

欧盟推出人工智能模型监管指南草案

欧盟推出人工智能模型监管指南草案

《通用人工智能实践准则初稿》的发布标志着欧盟致力于为通用人工智能模型创建全面的监管指南。 该草案的制定是一项合作努力,涉及来自...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